“鱼眼”看重庆有多好玩?来看看《游鱼之乐》吧

2023-05-26 10:08:55

提到涪陵的白鹤梁,相信很多重庆人都耳熟能详,资深一点的文保爱好者应该还能对它的水文监测功能和梁上的精美石鱼如数家珍。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那对石鱼“活”过来了,它们会怎样打量这个世界?

△《游鱼之乐》

现在,答案来了!5月20日下午,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任蓓带着自己的新书《游鱼之乐》在精典书店同广大读者见面。在书里,任蓓就让白鹤梁上的两条石鱼活了过来,带领大家好好畅游了一番山城。

在日常工作中,任蓓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精神传承、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课题的研究已有多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80后’重庆妹儿。”任蓓说,在自己看来,“重庆妹儿”就应该有重庆人的态度。“我希望打破常规、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好好描绘一番我们的家乡重庆。”

△《游鱼之乐》新书分享会现场

任蓓说,《游鱼之乐》的书名其实源自《庄子》,“但我讲的这个‘鱼’是咱们重庆的‘鱼’。”在任蓓设定的故事主线里,白鹤梁上的那两条石鱼活了过来,他们随即沿着长江展开了一段充满人文之美的寻梦环游之旅。随着读者翻动书页,两江环抱的山城、曾经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历史底蕴厚重的通远门等重庆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人文精神,都通过“鱼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任蓓

“我希望用艺术的方式来讲巴渝故事。因此,大家可能在书里看不到太多的文字。”任蓓说,这也要归功于《游鱼之乐》的另一位作者、青年艺术家张亚。擅长宋代美学风格的她这次用现代绘画语言,在书中通过大量的插画很好地解读、呈现出了重庆的人间烟火气。

△《游鱼之乐》插图

任蓓说,重庆是城市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典范。她也希望自己和张亚合作带来的《游鱼之乐》借助古典美学的视觉阐释生态生命的意蕴,表达共建青山绿水生态家园的价值观。用中西文化共融共存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